成都房地产资讯_成都房地产新闻-天下
成都地铁17号线公里时速穿行闹市的文化快线号线二期正式亮相,这条时速140公里的闹市快线横穿中心城区,采用8节编组A型车,配备多项人性化设施。线路设计融入成都传统建筑元素,施工过程中克服了城区复杂环境的挑战,将大幅提升市民出行效率并串联多个文旅景点。 成都轨道交通建设再添新成员,17号线二期工程近日揭开神秘面纱。这条横穿武侯、金牛、青羊、成华等中心城区的闹市快线节编组A型车的超大载客量,将成为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补充。 【融合传统与现代的交通新动脉】 步入17号线二期车站,传统穿斗式建筑元素与现代设计语言融合。省骨科医院站以黑、白、灰、棕等色调展现成都儒雅大气的城市底蕴,车站导向系统也进行了创新优化,标识从天花板移至墙面,视觉体验更加整洁清晰。我认为这种将城市文化基因植入现代交通设施的做法,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更能让市民在日常出行中感受文化熏陶。全线配备的高低开放式客服中心、儿童友好设施和母婴室,则体现了轨道交通建设的人文关怀。 【技术创新攻克城区施工难题】 在90%以上区域位于主城区的复杂环境下,建设团队采用直径8.6米的大型盾构机,运用钢套筒始发技术和砼箱体接收技术确保施工
成都市拟出台新规,将住宅阳台等附属空间面积占比提升至百分之三十,同时优化多项配套设施标准。新政策旨在提升住宅品质,规范市场秩序,支持改善型需求,预计2025年正式实施后将显著影响成都房地产市场格局。 成都房地产市场即将迎来重大政策调整。近日,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成都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补充规定》征求意见稿,对住宅产品设计标准作出多项优化调整,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住宅设计标准全面升级:阳台面积占比提升至百分之三十 根据征求意见稿,住宅阳台、飘窗、入户花园等附属空间的水平投影面积占比上限将从现行的百分之二十提升至百分之三十。这一调整并非简单提高赠送率,而是将开敞式电梯前室、外廊等空间首次纳入计算范畴,使政策更具包容性。阳台无论封闭与否,均按水平投影面积的二分之一计入容积率,这一规定既保证了建筑立面的协调统一,又为开发商提供了更大的设计灵活性。 从市场角度看,这一政策调整将显著提升新建住宅的实用性和舒适度。过去开发商为规避面积限制,往往采用各类偷面积手段,导致产品设计混乱。新规通过适度放宽限制,引导开发商将精力集中在提升产品品质上,而非钻政策空子。值得注意的是,政策
多地公积金新政密集出台 楼市金九银十迎来政策东风
近期成都、深圳、北京等多地相继优化公积金政策,包括放宽商转公限制、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等。专家指出公积金政策调整具有明显地域特征,预计各地将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借助金九银十销售窗口激活市场需求。 近期全国多个重点城市陆续推出公积金政策优化措施,为传统的金九银十楼市旺季注入新动能。从成都的商转公政策修订到深圳的公积金提取范围扩大,再到北京五环外限购松绑,一系列政策调整正在重塑市场预期。 商转公政策优化释放刚需购房潜力 成都拟修订的《成都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转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在政策有效期、缴存地域限制等方面作出调整。这一政策将显著降低购房者的利息负担,据测算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后,月供可减少约百分之二十。值得注意的是,新政还放宽了异地缴存职工的限制,这将进一步扩大政策受益面。 公积金使用范围扩大助力市场回暖 深圳在公积金新政中创新性地允许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和税款,这一突破性政策将有效缓解购房者的首付压力。北京和上海则通过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带动了贷款规模的显著提升。数据显示,新政实施后北京公积金贷款笔数环比增长约百分之三十,其中二套房贷款额度增幅尤
成都成华区二仙桥十里店的老旧仓库经过改造,即将变身为集地质研学、文创体验、商业休闲于一体的特色主题乐园。项目占地20.58亩,保留工业建筑特色,融入地质元素,将与成都自然博物馆合作打造科普体验馆,为市民提供全新的文化休闲空间。 在成都市区东北部的成华区二仙桥,一座承载着工业记忆的老仓库正在经历华丽蜕变。这座始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冶金系统仓库,即将以西部特色地质研学主题乐园的新身份重新亮相。 老旧工业建筑焕发新生 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 占地面积20.58亩的十里店老旧库房改造项目,保留了红砖墙、水塔等工业建筑特色元素,同时巧妙融入了地质锤、矿石等地学符号。项目负责人介绍,这里将打造成为集科创+研学+文创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将与成都自然博物馆合作设立科普体验馆,为市民提供标本制作演示、研学体验等特色服务。 这种将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的改造模式,不仅延续了城市历史记忆,更创造了新的文化价值。相比简单拆除重建,这种改造方式更能体现城市发展的文化内涵。项目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貌,又赋予其新的功能定位,实现了建筑价值的可持续利用。 多元业态融合发展 构建城
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修订印发《四川省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批管理办法》,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新规对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审批流程、技术要求、监督管理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要求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等各方严格落实抗震设防责任。 四川省近日出台新规,对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审批管理进行全面升级。新修订的《四川省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批管理办法》将于2025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有效期5年。 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审批新规要点解读 新办法明确界定了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范围,包括超出国家现行标准规定高度和结构类型的高层建筑,以及体型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审批工作将由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县级以上主管部门承担监督管理职责。值得注意的是,建设单位需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就与主管部门提前沟通政策,这一前置要求将有助于提高审批效率。 审批流程与技术要求的重大变革 新规对申报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除基本申请材料外,还需提供抗震设防可行性论证报告、结构设计计算书等专业技术文件。对于2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还须提交风洞模拟或试验报告。在专家审查环节,新办法规定专家组
天府新区天投桐堂·法务岛店保租房项目新增672套房源,将于9月9日开始登记。项目位于华阳街道,提供40-55㎡单间及套一户型,配备独立厨卫和生活阳台。周边交通便利,15内可达多个商圈,生活配套齐全。申请条件宽松,不设户籍、社保和限制。 天府新区保租房市场再添新选择,天投桐堂·法务岛店项目将推出672套优质房源。这批以40-55平方米为主的单间及套一户型,将于9月9日正式开放登记,为成都新市民和青年群体提供更多居住选择。 现代化设计理念打造舒适居住空间 该项目坐落于华阳街道青岛路东段,每套住房都配备了独立厨卫和生活阳台。节能家电与绿色家居的搭配不仅环保,更营造出简约实用的居住环境。多功能收纳柜的设计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合理的空间分区让有限面积发挥效用。这种注重实用性的设计思路,在当前保租房市场中颇具前瞻性。 优越区位与完善配套提升居住价值 项目紧邻法务岛绿廊,享有稀缺的城市生态资源。交通网络十分便捷,青岛路和昌公堰地铁站近在咫尺,10可达商务区,15覆盖多个商圈。周边商业配套包括和悦广场、天府大悦城等,医疗教育资源也一应俱全。这种将生态、交通、商业等要素结合的项目规划,为
成都祠堂街项目在2025年度AURA亚洲城市更新奖评选中荣获三项金奖,包括城市更新建筑设计、空间改造设计和景观环境设计金奖。这个源自清代的百年老街通过有机更新,既保留了传统街区肌理,又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成为成都市中心城区文保建筑和历史建筑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成都祠堂街在城市更新领域获得国际认可,在2025年度AURA亚洲城市更新奖评选中一举斩获三项金奖殊荣。这个承载着西南地区红色文化与艺术底蕴的百年老街,通过有机更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典范之作 祠堂街有机更新项目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打造,评委高度评价其通过对传统建筑的现代化演绎,成功恢复了传统街区肌理和城市空间。项目不仅保留了源自清代的百年街巷格局和川西民居风格,还巧妙融入了近现代中西合璧的建筑元素。这种尊重历史又面向未来的设计理念,让这片曾孕育繁荣大众文艺的历史街区重新焕发光彩。 艺术与生态和谐共生的创新实践 由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打造的祠堂街艺术社区景观更新项目同样获得评委青睐。设计团队采用克制简约的手法,通过丰富的植被围合空间,与建筑相得益彰。项目以百年文艺祠堂街为定位,在保护中更新,在传承中创新,成
在全国楼市普遍降温的大环境下,成都房地产市场展现出惊人的韧性。主城区房价保持稳定,高新板块更突破2.3万元大关。本文深度剖析成都楼市的独特优势,揭示其逆势上扬的深层原因。 在全国房地产市场普遍承压的背景下,成都住宅市场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抗跌能力。数据显示,成都核心区域房价保持稳定态势,其中高新区住宅均价维持在2.3万元水平,锦江区稳定在2万元区间,青羊区则保持在1.8万元左右。这种横盘现象在全国范围内实属罕见。 与其他一线及强二线城市不同,成都主城区住宅价格整体保持平稳。即便在郊区板块,多数区域也维持着价格稳定。仅高新西区出现小幅调整,从1.2万元降至1.1万元;新都区价格微降500元至9400元;而龙泉驿等区域则稳定在1.1万元水平。 成都楼市的稳健表现源于多重因素。近年来高端改善型项目的持续热销,显著提升了业主对市场的信心。同时,成都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叠加一线城市人才回流效应,为当地房地产市场提供了坚实支撑。虽然市场上仍存在部分降价房源,但占比有限,难以撼动整体价格体系。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国家实行房地产价格评估制度。成都市场的稳定表现,正是这一制
越秀·阅今沙项目荣获2025年人居梦想好房子奖项,成为成都高品质人居典范。该项目将蜀韵文化精髓与现代建筑理念相结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空中院子住宅产品。通过在地文化+的创新模式,项目成功构建了人文生活新场景,为成都人居提供了全新范本。 在当代房地产发展浪潮中,如何打造既符合现代居住需求又传承地域文化特色的高品质住宅,成为行业关注。越秀·阅今沙项目凭借其创新性的产品理念与卓越的市场表现,在2025年人居梦想好房子评选中脱颖而出,成为成都高品质人居的代表作。 在地文化赋能现代人居的典范之作 越秀·阅今沙项目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巧妙融合了成都三千年历史文化与现代居住理念。项目从蜀绣、竹编等非遗技艺中汲取灵感,将青羊宫灯、盖碗茶等传统元素融入现代建筑设计。这种文化传承不是简单的符号堆砌,而是通过现代材料与技术手段,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在建筑形态上,项目对传统元素的转译注重空间比例与光影韵律的把控,让使用者既能感受到历史积淀,又能享受现代居住的舒适便捷。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创新生活场景构建 项目创新性地提出了公园+商业+社区的公园3.0模式,将约60亩公园进行整体规划
成都地铁17号线二期西大街站近日竣工,以少城记忆为主题,巧妙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车站采用鱼骨状天花板设计再现少城街巷脉络,创新导向标识系统提升寻路体验,同时克服复杂施工环境挑战,为市民提供便捷舒适的文化出行空间。 成都地铁17号线二期工程迎来重要节点,西大街站已完成建设即将投入运营。这座位于城市核心区域的地铁站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人性化设施引发广泛关注。 匠心独运:将少城文化融入现代交通空间的设计创新 西大街站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其天花板设计。设计师采用银色铝板勾勒出鱼骨形状,生动再现了成都少城特有的街巷格局。灯光透过精心布置的小孔投射,营造出晨光穿越古老街巷的意境。这种设计不仅具有美学价值,铝板材质还兼具吸音降噪、优化通风等实用功能。转角处的弧形设计灵感源自老巷子拐角,让整个车站成为一个可阅读、能沉浸、有共鸣的城市文化空间。 以人为本:导向标识系统革新提升乘客出行体验 车站内全新的导向标识系统体现了设计团队对乘客体验的细致考量。与传统垂吊式标识不同,这里的标识采用墙面贴附和地面站立的方式,高度统一设置在距地面2.5米处,间隔不超过25米。在电梯口、卫生间等关键位置,标识布置更为